大象新闻记者 夏秀琴 通讯员 卫甜甜
自2021年以来,洛阳市老城区检察院(以下简称“老城区院”)在打击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(简称“帮信罪”)和掩饰、隐瞒犯罪所得罪(简称“掩隐罪”)方面,通过一系列有力措施,不仅有效遏制了这两类犯罪的发生,还积极探索轻罪治理的新路径,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。
据统计,该院共办理帮信罪公诉案件100件,涉及169人;办理掩隐罪公诉案件74件,涉及138人。在罪名分布上,帮信罪的案件数比掩隐罪多36%。从年龄分布来看,帮信罪的犯罪主体大多为年轻人,其中16-35岁的犯罪嫌疑人占比高达83%。
在办理这两类案件时,老城区检察院发现了一些显著的特点和趋势。涉案人员多为在校学生、农民和无固定职业者,这些低收入人群往往因为操作简单、低经济投入和高额“经济回报”而被诱惑犯罪。此外,涉案人员普遍年轻化、低学历,缺乏社会经验和法律意识,对犯罪行为的危害性认识不足。
在类型分布上,帮信犯罪涉案人员主要以提供用于违法犯罪的程序、工具或其他技术支持方式为主,如出租、出售微信账号或银行卡用于收取犯罪资金。相较于其他犯罪,帮信罪的犯罪手段较为简单,但危害却不容忽视。
针对这些特点,老城区检察院采取了一系列轻罪治理举措。该院依法准确把握罪与非罪、违法与犯罪的界限,全面审查案件事实和证据,避免“唯结果论”和“客观定罪”;加大行政处罚适用力度,健全完善行刑衔接机制,确保对行为人罚当其责;加强检警会商,提前介入案件侦查,充分发挥法律监督职能,提高侦查人员的证据意识和取证能力;建立繁简分流工作机制,实现快速、集中办理帮信罪和掩隐罪案件;动员多方力量,加大宣传教育力度,提升群众的法治意识。
在轻罪治理中,老城区检察院还涌现出了一批典型案事例。例如,李某起帮信案中,李某起作为在校生因缺钱而出租银行卡获利,最终构成犯罪。但考虑到其初犯、偶犯且积极认罪认罚的情况,老城区检察院经过公开听证后对其进行了不起诉处理。这一案例不仅体现了法律的公正与宽容,也彰显了老城区检察院在轻罪治理中的积极探索和实践。
未来,老城区检察院将继续深化轻罪治理工作,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协作配合,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和方法手段,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。
编审:沈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