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月25日,2025“会市合作”暨许昌钧瓷产业科技赋能专项行动--“智汇中原”院士专家河南行在禹州神垕镇钧瓷文化主题公园一楼报告厅举行。此次活动由河南省科协主办,许昌市科协、禹州市人民政府承办,禹州市科协、神垕镇人民政府、许昌市工艺美术学会执行承办,许昌陶瓷职业学院协办。
主讲嘉宾国务院工商管理学科评议组成员、国家“万人计划”领军人才、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、武汉大学弘毅特聘教授、组织营销研究中心主任汪涛教授表示,钧瓷企业家应当如何找到客户群体,如何解决交换过程中的障碍,是目前钧瓷发展中存在的老问题和新挑战。
汪涛提到,钧瓷在目前的发展中,还是要再深入地挖掘钧瓷的价值内涵,要利用好当地的产业基础和配套,比如许昌陶瓷职业学院,有效地去撮合学校、政府、企业实现产教学研的深度融合,为学生走进课堂,走进钧瓷工坊,最终走向市场,打造钧瓷品牌,做好钧瓷营销,打造基础,“多方合力下,应该是可以期待出一个钧瓷更加美好的前景”。
禹州市科协主席张君亚指出,在前期调研钧瓷企业的时候,他们发现钧瓷企业存在营销能力薄弱、销售难的实际现状,为此,许昌市科协、禹州市科协通过一系列讲座,为钧瓷产业“把脉问诊”,为钧瓷企业家科技赋能、知识赋能,除了此次钧瓷营销内容的培训,下一步已邀请中国艺术研究院等科研单位的专家,在钧瓷的艺术认知创新、产品设计等多方面进行专项“赋能”,“希望通过一系列的专家讲座,助力推动神垕钧瓷产业向更深层次发展”。
许昌市科协党组成员、副主席王永杰,禹州市委常委、宣传部部长、市政府副市长马利,禹州科协党组书记李珂、神垕镇党委副书记、镇长王闯,许昌市工艺美术学会会长、许昌学院教授郭君健、许昌陶瓷职业学院校长张道金等出席会议。
本次“会市合作”专项行动以科技赋能与产业升级为核心,为钧瓷传承创新注入新动能,系列会议聚焦钧瓷产业转型升级关键议题,通过专家智库与地方实践深度对接,明确了“品牌化、标准化、生态化”发展路径。汪涛教授提出的市场细分定位、差异化营销策略和产业聚合理念,为破解传统工艺市场碎片化问题提供了科学方案。活动通过搭建“政校企行”研协平台,推动钧瓷产业从文化资源优势向现代产业竞争力转化。最终助力神垕打造“世界陶瓷文化之都”,为中原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示范样板,彰显了传统文化在科技赋能下的时代生命力。
编辑:崔二强 编审:张刚